<rp id="8wqmu"></rp>
  1. <tt id="8wqmu"><tbody id="8wqmu"></tbody></tt>
    <u id="8wqmu"></u>

  2. <rt id="8wqmu"></rt>
    <strong id="8wqmu"><address id="8wqmu"></address></strong>
    1. <rp id="8wqmu"></rp>
      <wbr id="8wqmu"><menuitem id="8wqmu"></menuitem></wbr>
      您的位置:首页 > 宏观 >

      惨淡五一档,最大“赢家”居然是韩寒

      2023-05-05 07:54:11 来源:斑马消费 陈碧婷

      评论

      出品/斑马消费


      (资料图)

      撰文/陈碧婷

      淄博不是突然就火的。长期稳定的烧烤特色,遇上了消费复苏的浪潮,成就五一顶流。

      反之,在没有优秀产品供应的五一档电影市场,再被旅游分走大部分人流,冷清也是理所当然。

      今年五一档,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表现,远不及2019年甚至是2021年,流量电影《长空之王》和搞笑担当《人生路不熟》“菜鸡互啄”,打动不了观众,期待中的复苏并未到来。

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在头部电影公司集体缺席的背景下,上述两部作品都来自韩寒的亭东影业。重点档期的票房双雄,主投主控来自同一家公司,是电影市场难得一见的奇观。

      冷清的五一档

      这个五一假期,果然没有让消费市场失望。

      数据显示,小长假期间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.74亿人次,同比增长70.83%,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.56亿元,同比增长128.90%。

      旅游市场的火爆,带动航空、酒店、餐饮等消费行业快速复苏。

      当你在朋友圈欣赏大家的旅行见闻时,应该会发现,与往常不一样,这个假期,几乎没有人晒电影票根。

      与其他消费市场的热火朝天相对,五一期间,电影市场,格外冷清。

      前几天,“史上最挤五一档,有3部电影票房过亿”冲上热搜。在当下的电影市场,票房动辄以十亿计,即便是在前几年这样的电影“小年”,票房过亿也无法成为商业成功的门槛。所以,这个热搜,听起来像是反讽。

      2023年五一档(4月29日-5月3日),中国电影票房略高于15亿元,观影人次不到4000万。数据最好的5月1日,总票房3.55亿元,观影人次883.7万。

      整体表现,不如2019年,甚至不如2021年。这两年的5月1日,总票房分别为6.01亿元、4.57亿元,观影人次分别为1361.4万和1198.6万。

      就内外部环境、整个社会的消费氛围而言,这个五一档,本应弥足珍贵。可是上映的近20部电影,很难找出一个能打的。

      《长空之王》凭借粉丝电影的气质,高开低走。靠着王一博粉丝打Call,淘票票开分9.8,为近3年来的最高开分;预售票房过亿排名第一,当时有人喊出了30亿的预期。

      但是,其结局与今年贺岁档的《无名》一样,口碑垮塌,豆瓣评分降至6.8;上映6天票房不到5.50亿元,已经丢失了五一档冠军宝座,猫眼专业版预测其内地总票房8亿元。

      反超《长空之王》的喜剧片《人生路不熟》,口碑也好不到哪里去,豆瓣评分6.6,预测内地总票房9个亿。

      与其他档期百花齐放的盛况相比,《人生路不熟》和《长空之王》,简直是“山中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”。

      《新猪猪侠大电影·超级赛车》,从内到外模仿了《熊出没》系列,上映5天票房不到3700万元,预测票房也不到4000万。起码从目前来看,猪猪侠母公司咏声动漫的IP运作,远远不及熊出没背后的华强文化。

      近期能吸引大家进入电影院的,基本只剩下几部引进片,主打怀旧的《灌篮高手》和小众市场的《铃芽之旅》。

      其余的十几部作品,几乎没什么存在感,很多电影只有几万元票房,还有一些连名字都没能在票房榜中留下。

      等待市场正向循环

      跌得越深,冲得越高。这就是旅游市场爆发的根本原因。

      正因为五一假期大家都去旅行了,此消彼长,才让电影市场遇冷。试想一下,你都去外地旅行了,总不会把大好时光花在异地的电影院里吧?

      更何况,这个五一,就算你想去电影院,可能也找不到感兴趣的作品,索性就放弃了;其中相当一部分,看完名字、或者看完海报,就大概能猜到它们失败的命运——成功的电影各有各的不同,扑街的电影,气质几乎都是一样的。

      我们曾经期待过的,电影市场的那些长期失踪人口,《美人鱼2》、《封神三部曲》,一个都没看到。

      从今年五一档的电影阵容来看,头部公司中国电影、博纳影业、万达电影等,几乎集体缺席,光线传媒推出了青春题材《这么多年》,不温不火只拿下两个亿的票房。

      最大的“赢家”,居然是韩寒。《人生路不熟》和《长空之王》,都是由他的亭东影业主投主控。

      很多人只知道作家、赛车手和导演韩寒,而不知道商人韩寒的能量。他不写书的这些年,在以亭东影业为平台,投资了《扬名立万》、《人生路不熟》、《长空之王》等“非韩寒作品”。

      头部电影公司缺席,市场缺乏优秀的电影作品,正是五一档表现惨淡的根本原因。

      供需失衡的背后,是电影行业的生产周期所致。从剧本到制作,再到发行和放映,基本需要1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。

      像《满江红》几个月走完全过程上映,并最终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作品,毕竟凤毛麟角。

      《流浪地球》这种商业和口碑双丰收的标志性作品,也是数千人花了好几年时间投入了好几个小目标,才得以在电影院中呈现。

      更重要的是,要先让电影行业从前几年的逆周期中回血,整个市场才能逐渐恢复正常。好的电影-优秀的票房-电影公司挣到钱-投入更多资源生产出更好的作品……

      所以,旅游、航空、酒店、餐饮市场存在报复性消费,电影市场很难有。这个行业的恢复应该是最漫长的,中影、万达、博纳等公司可能需要一两年才能回归正常节奏,北京文化、华谊兄弟等公司的劫后余生,恐怕等待的时间更长。大家且等且珍惜吧

      [责任编辑:]

      相关阅读

      参与评论

      关于我们| 广告服务| 隐私政策| 服务条款|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29 联系QQ:5 0 8 0 6 3 3 5 9

      Copyright @ 2008-2015 www.ccnf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经营网 版权所有